声明: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字母榜(ID:wujicaijing),作者:赵晋杰,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。
眼看今日头条即将触达增长天花板,扩张压力之下的张一鸣,在2017年豪掷10亿美元收购了Musical.ly,并换来了帮助字节跳动构建一明一暗两条新增长曲线的两员大将。
同为Musical.ly联合创始人的朱骏,带领TikTok征战全球化;另一联创阳陆育则被张一鸣转岗至硬件业务,并告诉对方,字节未来的业务将 “由软到硬,由线上到线下”。
硬件,由此成[]为字节寻找新[]场景、拓展新[]用户的必要尝[]试。过去七年[]间,字节先后[]试水手机、教[]育硬件和VR[]等,却又相继[]遭遇挫折。
但随着生成式AI新技术的出现,屡败屡战的字节,又萌发了做硬件的新想法。近期,有媒体爆料字节已于4月份秘密启动AI手机研发项目。字节则对此辟谣称,并非在做AI手机,而是在探索基于手机的大模型软件解决方案,提供给手机厂商参考使用,并强调“目前并没有自己做手机并销售的计划。”
虽然无法通过直接销售手机创造营收,但字节依然没有放弃从AI硬件中寻找增量的机会。
在ChatG[]PT引爆新一[]轮AI应用热[]潮后,定位桌[]面机器人的小[]丽智造创始人[]兼CEO胡捷[],就曾告诉字[]母榜(ID:[]wujica[]ijing)[],为了在产品[]中接入外部大[]模型服务商,[]每年需要向对[]方支付数十万[]元费用。
相比胡捷,手[]机厂商无疑是[]一个付费能力[]更强的客户。[]IDC在对外[]发布的《AI[]手机白皮书》[]中披露,预计[]在2024年[],中国市场的[]AI手机出货[]量将达到37[]00万台,到[]2027年,[]这一数字会增[]长到1.5亿[]台,届时AI[]手机所占的市[]场份额将超过[]50%。
这也意味着,[]想要向手机厂[]商兜售大模型[]软件解决方案[]的字节,迎来[]的将是一个至[]少上百亿的潜[]在市场。
今年2月份从[]PICO抽调[]到手机项目组[]的刘科,前段[]时间刚刚结束[]了与一家国产[]手机厂商的合[]作,刘科一方[]负责将豆包大[]模型能力落地[]到合作方的手[]机智能助手中[],共同打造一[]些AI智能体[]应用。
随着越来越多3C厂商、互联网公司盯上硬件,业内逐渐开始把2024年视为“AI硬件元年”,手机之外,耳机、眼镜等也开始迎来一股AI改造风。
被传出研发A[]I手机之外,[]今年5月份,[]彭博社报道字[]节以5000[]万美元收购了[]中国耳机制造[]商Olada[]nce。此举[]被外界解读为[]字节管理层看[]到了可穿戴设[]备成为AIG[]C服务平台的[]潜力。
在AI硬件上[]的多路出击,[]不由让人联想[]到字节奉行的[]“大力出奇迹[]”方法论。2[]016年的一[]场活动上,张[]一鸣曾对外提[]及,“最早是[]学打台球的时[]候听到这句话[]的,就是说用[]蛮力把球打进[]去。”
但随着张一鸣[]于2021年[]底隐退,梁汝[]波治下的字节[],开始改换节[]奏,无边界扩[]张被聚焦主业[]所取代,“大[]力出奇迹”的[]方法论也开始[]让路于降本增[]效。
感受到公司管[]理层策略变化[]后的汪凯,在[]去年11月P[]ICO大裁员[]中,并未选择[]如刘科一样坚[]守并等待新机[]会的到来,而[]是跳槽去了一[]家新造车公司[],“(电动汽[]车)这是当下[]无可争议的硬[]件风口。”
汪凯的担忧不无道理。AI硬件是未来,但难成当下的新机会。“所以元年这个事,你可以参考SaaS行业,有人从2012年就开始喊SaaS元年,一直喊到了2022年。”恒业资本创始合伙人江一如此形容。
一
在生成式AI[]助推之下,A[]I硬件快速崛[]起为时下风口[]之一,并引来[]互联网大厂和[]3C厂商等多[]方势力的同台[]竞技。
尤其在算力可[]获取性与AI[]体验便捷性上[],可以直接在[]端侧运行大模[]型能力的AI[]硬件,有着无[]可比拟的诱惑[]力。
更重要的是,相比传统硬件,AI硬件的出现,有望带来交互层面的颠覆体验,“现在我要在公司内部跑一个流程,我可能要点七下。如果我改用AI硬件,通过语音交互就能一步完成,相当于是省去中间六步的时间。”在江一看来,AI硬件所产生的界面变革,最终将在用户侧带来效率提升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决定AI硬件能否得到消费者认可的一大因素,离不开对高频刚需场景的探索和开发,无论是互联网大厂,还是3C厂商,当下比拼的关键之处,还在于对消费者的了解程度。
基于此,包括字节等在内的互联网大厂,做AI硬件,其实“硬件不是它们的目的,场景才是,尤其是用户高频使用的场景功能,或者未被发现的高频使用场景功能。”江一分析道。
但想要找到符[]合大众需求的[]高频场景,并[]非易事。部分[]AI硬件的创[]新先驱,已经[]开始遭遇危机[]:打出“人工[]智能的iPh[]one”旗号[]、并拉来Op[]enAI创始[]人奥特曼站台[]的AI Pin,推出[]仅仅半年时间[],背后研发公[]司Human[]e,便于5月[]份被曝出卖身[]消息。另一明[]星AI硬件R[]abbit R1也被质疑[]套壳安卓。
因缺乏与线下硬件产品的刚需适配场景,从而导致进展不利的情况,字节早已在进军车联网时体验过一次。
2020年5[]月,字节向媒[]体确认,已组[]建车联网团队[],并计划推出[]自己的车辆信[]息娱乐系统方[]案,实现旗下[]抖音、今日头[]条等移动互联[]网产品在汽车[]终端落地。但[]仅仅是把抖音[]简单植入车机[]端,价值并不[]大,快手就是[]前车之鉴。2[]019年7月[],快手与斑马[]合作,在斑马[]智行3.0系[]统中接入了快[]手短视频功能[],并装进了上[]汽荣威RX5[]MAX的智慧[]出行娱乐系统[]中,但用户反[]响平平,主要[]原因在于一来[]受限于场景。[]
有车联网产业链人士吴柯维告诉字母榜,更有价值的,是给车主提供一些能辅助驾驶安全的信息,“如果弄来弄去,只是在上面去搞一些娱乐,去刷个抖音,这事儿不靠谱。”这背后反映出的,恰恰是非刚需应用的场景移植问题。
AI硬件风口到来之前,字节曾找到过两个看似刚需的场景,并为之适配了硬件:一个是教育,一个是游戏。
在2018年[]底耗费上亿元[]收购的锤子科[]技坚果手机团[]队基础上,字[]节组建了“新[]石实验室”,[]并将其打造成[]了公司的“硬[]件中台”。在[]团队磨合的两[]年间,新石实[]验室发布了两[]代坚果手机、[]TNT 显示器新品以[]及音箱等周边[]产品,试图开[]发办公场景。[]
由于办公场景反响平平,“新石实验室”的重点被调整到了教育硬件赛道。2020年,字节正式推出大力教育,并同步发布了首款教育硬件——智能台灯。据晚点LatePost爆料,台灯之外,字节还在研发多款教育硬件,其中包括教育平板、口袋学习打印机、儿童早教机、词典笔等等。
作为字节旗下首款教育硬件产品,张一鸣显得颇为重视,不仅在内部评价“大力智能作业灯”是教育业务“蛮有亮点的突破”,还在2021年的字节跳动九周年演讲中,再次提及智能台灯,将其列为过去一年中公司取得进展的业务之一。
随着张一鸣重[]视程度的加强[],到2021[]年1月,新石[]实验室正式并[]入 Musica[]l.ly联合[]创始人阳陆育[]所带领的字节[]教育硬件团队[],后者也成为[]张一鸣钦点的[]字节教育硬件[]首任负责人,[]并向时任大力[]教育CEO陈[]林汇报。
但随着“双减”政策的出台,大力教育的内容化策略被按下中止键,陈林规划中的软硬一体化发展计划难以为继。
二
2022年7月,阳陆育正式从字节离职。字节的教育硬件梦也短暂停留在了智能台灯阶段,后续的一系列产品规划就此失去了登台亮相的机会。
但张一鸣硬件之心未死。2021年8月,字节豪掷数十亿元收购国内VR出货量第一的厂商PICO,试图复制被Facebook(后改名为Meta)走通的VR+游戏路径。
在收购发生前的2020年,一些头部VR游戏开始盈利,PICO创始人周宏伟提到,“其实用户量也就100万-200万,但盈利非常可观。”
在收购PIC[]O的五个月前[],字节刚刚以[]数百亿元的代[]价,完成了对[]游戏开发商沐[]瞳科技的收购[]。2019年[]发力游戏业务[]以来,字节自[]研团队朝夕光[]年内部也一直[]在进行VR相[]关业务的尝试[]。
但张一鸣的VR硬件梦再次折戟。去年11月,字节游戏业务大裁员,甚至一度爆出打包出售沐瞳科技的消息。
游戏内容受阻[],PICO也[]难逃困境。同[]年11月,P[]ICO也迎来[]大裁员时刻,[]波及近半数员[]工。
但从收购耳机厂商Oladance、传出研发AI手机的消息来看,字节在硬件方面仍保有一颗屡败屡战的心。
三
硬件之外,还有一个领域,字节同样保有屡败屡战的劲头,那就是社交。
抖音布局社交[]最早可以追溯[]到2018年[],当年年末,[]抖音集中推出[]“抖音朋友”[]“抖信”功能[]。次年,抖音[]发布短视频社[]交应用“多闪[]”,被视为是[]对微信社交地[]位的一次重要[]冲锋。
“多闪”发展[]不及预期之下[],进入AIG[]C时代,字节[]一如发现AI[]硬件新大陆一[]般,找到了重[]做社交的新思[]路,推出AI[]社交APP“[]话炉”,甚至[]还悄悄重启了[]被外界遗忘的[]“多闪”AP[]P。
贝塔斯曼亚洲[]投资基金董事[]总经理汪天凡[]在接受界面采[]访时曾指出,[]字节需要社交[]这样的基础设[]施来增强竞争[]力,“头条一[]直有做社交之[]心,社交是比[]头条现在所有[]产品更底层的[]一个基础设施[],如果没有社[]交,它会一直[]受制于腾讯。[]”
通过社交产品,字节不仅能打通各个产品之间的流量池,还可以进一步培养用户的忠诚度。在增强用户粘性上,硬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且作为线下场景的硬件,还能起到降低获客成本、增加流量曝光以及提高收入的效果。
即便是手握全球最大社交产品矩阵的扎克伯格,也难逃对硬件的痴迷。在2014年花30亿美元收购Oculus后,扎克伯格曾对外讲过一个观点:错过智能手机及其操作系统的设计,很多公司只能沦为谷歌和苹果的附庸。未来,只有有了自己的硬件平台及系统,才能掌控命运。
但AI硬件是未来,却很难成为当下字节能够抓住的机会,“因为这是消费者预期被严重透支的一个赛道。”江一认为。
包括苹果、华为等头部硬件厂商在内,对外宣扬的端侧AI功能,全都是期货。苹果在2024WWDC上发布的AI功能,只有极少部分会在2024年秋季上线,据科技记者古尔曼爆料,一些主要功能如Siri理解设备内容、语义索引、人工智能控制设备和屏幕感知功能等,则将推迟到2025年发布。
华为在6月份掏出的Harmony Intelligence(鸿蒙原生智能),部分AI功能也被延期到了2025年。
在智能音箱时代,消费者对AI的预期便曾被狠狠透支过一次,如今,AI硬件会重蹈智能音箱的前车之鉴吗?
评论区
提示:本文章评论功能已关闭